临床案例
经典病例分享:多发性原发性肝癌d-ag捕鱼平台
病史
63岁男患he某,因“发现肝占位10天”,于2019年5月17日入我院肝胆外科。
既往史
吸烟史;
自诉4年前诊断“肝硬化”。
家族史
父亲患“肝硬化”去世。
入院实验室检查
评估
ecog-ps:0分;
肝功:5分,a级。
胸部ct
未发现明确肺内转移。
腹部ct(2019.5.17)
腹部mr(2019.5.18)
诊断
1.原发性肝癌(ⅲa期、bclc-c期)
2.慢性乙型肝炎
3.乙肝肝硬化
4.胆石胆囊炎
5.肝肾多发囊肿
由肝胆外科、肿瘤科、介入科、传染消化科行mdt
1.icg测定提示肝储备功能良好、肝功a级,决定行肝肿瘤外科切除(右半肝切除);
2.现予以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,做好术前准备;
3.术后加行靶向药(阿帕替尼)全身治疗。
予以加强保肝治疗12天后,转氨酶下降不明显(alt:221.4 u/l, ast:146.7 u/l), 胆红素略升高(tbil:30.4 umol/l);病毒dna下降至5.2e 03 iu/ml。
由肝胆外科、肿瘤科、介入科、传染消化科再次行mdt
1.保肝治疗转氨酶下降不满意,外科术后肝衰竭风险大,放弃外科手术方案;
2.目前病毒下降,可行tace治疗;
3.考虑ctace对转氨酶影响较大,决定行d-tace;
4.联合靶向治疗方案不变。
d-tace手术方案
1.动脉灌注:顺铂30mg稀释液;
2.栓塞:
载药微球:callispheres(100-300μm)× 1瓶
加载药物:表柔比星60mg
空白微球:8spheres(300-500μm)× 1瓶
术中dsa(2019.5.30)
术后
1.肝区轻度疼痛,偶有恶心,未予对症处理,逐渐缓解;无发热;
2.alt:221.4 u/l, ast:146.7 u/l, tbil:30.4 umol/l, 较术前轻度上升;
3.术后予以加强保肝、抑酸、水化、抗病毒治疗;
4.出院后继续抗病毒治疗;
5.出院后加用阿帕替尼全身治疗(0.5,qd)。
术后40天随访 (2019.7.9)
1.阿帕替尼 0.25,qd、抗病毒;
2.alt:25.2 u/l, ast:33.9 u/l, tbil:12 umol/l,恢复正常,肝功5分;
3.afp:26.6ng/ml,较前明显下降。
胸部ct
未发现明确肺内转移。
腹部ct
术后83天随访(2019.8.21)
1.患者出现腹胀;
2.自诉中药治疗1 月(偏方,成分不详);
3.alt:113.4 u/l, ast:78.6 u/l, 升高,但较术前低,肝功5分;
4. afp:2ng/ml,阴性;
5.hbv-dna< 1.20e 02 iu/ml。
胸部ct
未发现明确肺内转移。
腹部mr
术后184天随访(2019.11.30)
1.患者仍诉腹胀;
2.自诉一直中药治疗(偏方,成分不详);
3.血常规除血小板稍低于正常值,其余(-);
4.alt:35.4 u/l, ast:44.9 u/l, 恢复正常,肝功5分;
5.afp:7.53ng/ml,持续保持阴性;
6.hbv-dna< 1.20e 02 iu/ml。
胸部ct
未发现明确肺内转移。
腹部mr(肝特异性对比剂增强)
▲钆塞酸二钠 肝胆期(20分钟)。
summary 小结
1.该患者为多发性原发性肝癌,中国分期iiia期、bclc-c期,经过1次d-tace并联合靶向治疗后,半年内3次复查,全部5个病灶不同程度缩小,增强无活性,无新发病灶,至少3个月afp持续阴性,临床疗效评价为cr,由此可以印证d-tace治疗的高效性。
2.该患者肝右叶多发病变,d-tace治疗后,转氨酶变化不大,临床反应轻,连续复查肝功a级,评分持续保持5分,由此可以印证d-tace治疗的安全性。
- 病例来源 -
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
放射介入科
黄勇 陈尧勇 王强 朱军 曹跃勇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sq37sk3a74kqamxfi5hn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