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案例
rapidthru微导管病例分享26:小肠出血难诊治,白球栓塞把血止 (微导管与无色微球联用)-ag捕鱼平台
病史
53岁女性患者张某,因“反复解黑便9月,再发1天”于2020.4.20入住我院。
现病史
患者9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,每日约1-2次,每次约100-200mg,持续3天,伴头晕乏力,曾晕厥1次,伴四肢冰冷,胃镜提示: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。肠镜示:所见回肠末段、结直肠黏膜未见器质性病变内痔。胶囊内镜:所见小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。血常规:血红蛋白58g/l。诊断“1.消化道出血:小肠出血?2.失血性贫血(重度)3.失血性休克”冶疗予止血、输入红细胞、补液对症等治疗后出血逐渐停止出院。
出院后患者反复解黑便,性质同前,分别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均予输血、止血、补液等对症治疗,大便转黄后出院,但黑便原因仍不明确。
后就诊于重庆某三甲医院,行腹部cta检查提示:小肠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;小肠镜检查提示:1.空肠出血,考虑血管畸形出血可能性大;2.小肠多发局限性淋巴管扩张;全麻下腹腔镜探査术 小肠镜探查术,术中见距屈氏韧带约1.2m和1.3m处可见两较大粘膜红斑,呈长亲状约0.5cm,粘膜完整,未见明显出血,以丝线结扎该部位小肠两侧静脉,术后大便颜色转黄后岀院。
出院1月后患者晨起后出现解柏油样大便1次,约100-200g,伴全身乏力、头晕,再次就诊于重庆某三甲医院,查血红蛋白80g/l;核医学检查提示小肠间歇性出血,考虑出血部位位于左腹部小肠区域可能。患者出血逐渐停止出院。
2月前患者再次解柏油样糊状大便3次,量约200-300g,伴左侧腹部隐痛不适,头晕乏力,再次内科止血治疗病情好转出院。1天前再次出现黑便2次,总量约150g,今晨再次出现黑便1次,量约70g。
既往史
平素体质较差,“内痔”病史5年,20年前阑尾炎手术。
查体
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贫血貌,精神差,结膜、口唇、面色及全身皮肤粘膜苍白;腹平坦,腹软,无压痛的反跳痛。
入院急诊实验室检查
rbc :3.45x10~12/l,
wbc:6.76x10~9/l,
plt :358x10~9/l,hb:66g/l。
既往胃镜检查
诊断
1.小肠出血,血管畸形?
2.失血性贫血(中度)
完善辅检后急诊dsa:
胃十二指肠、胃左、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未见异常染色。
肠系膜上动脉造影:
左腹部小肠区域局部血管增粗并见粗大引流静脉,动静脉畸形?
rapidthru微导管超选造影:
显示空肠畸形血管。
考虑畸形血管较多,弹簧圈栓塞不完全,共用0.3g8spheres(300-500μm)微球栓塞,栓塞后造影畸形血管消失,引流静脉未见显影,复查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异常染色。
术后治疗
予与心电监护、预防性抗感染、解痉止痛、抑酸、改善微循环及补液对症治疗,术前术后均未用止血药,患者未再黑便,一般情况可后顺利出院!
术后1周ct复查:小肠未见缺血坏死。
近期电话随访:无腹痛、未再解黑便。
本病例特点
1.以小肠出血为特征(核医学显像提示);
2.检查手段繁多:肠镜、胃镜、胶囊内镜、全麻下小肠镜及腹腔镜探查术、核医学显像、腹部cta均未能确诊出血原因及部位;
3.患者多次、多家医院就诊出血未能得到完全控制,精神及经济压力极大。
小结
1.常规检查对小肠出血难于定位及明确出血原因;
2.dsa造影对血管畸形性病变诊断及治疗具有独到优势,rapidthru微导管超选顺利,局部造影更能明确病因、部位并精准栓塞治疗;
3.在小肠畸形性血管出血中合适应用微球栓塞疗效明显;
4.良性疾病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负担。
- 病例来源 -
四川省达川区人民医院
医学影像科张怀海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khssid6cvpmu9pg-c4lqa